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上游镁资源丰富但价格不稳定使国内镁合金产量较小 下游发展正打开行业成长空间

我国镁资源丰富为生产镁合金提供坚实基础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镁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为生产原镁及镁合金提供坚实基础。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八大元素之一,主要分布在菱镁矿、白云石矿、盐湖、海水等资源中。2023年全球菱镁矿储量约为77亿吨,其中俄罗斯、斯洛伐克和中国位列前三,储量分别为23亿吨、12亿吨、5.8亿吨,占比合计超50%。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镁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为生产原镁及镁合金提供坚实基础。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八大元素之一,主要分布在菱镁矿、白云石矿、盐湖、海水等资源中。2023年全球菱镁矿储量约为77亿吨,其中俄罗斯、斯洛伐克和中国位列前三,储量分别为23亿吨、12亿吨、5.8亿吨,占比合计超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镁资源矿种齐全、分布广泛,陆地镁资源蕴藏量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其中含镁白云石矿储量同样丰富,已查明储量在40亿吨以上,产地主要分布在辽宁、陕西、山西等省份;盐湖镁卤水中的镁盐储量达48亿吨,其中硫酸镁储量约16亿吨、氯化镁储量约32亿吨,镁盐主产区集中在西藏北部和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两地合计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9%。

我国镁资源矿种齐全、分布广泛,陆地镁资源蕴藏量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其中含镁白云石矿储量同样丰富,已查明储量在40亿吨以上,产地主要分布在辽宁、陕西、山西等省份;盐湖镁卤水中的镁盐储量达48亿吨,其中硫酸镁储量约16亿吨、氯化镁储量约32亿吨,镁盐主产区集中在西藏北部和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两地合计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于资源和成本优势,我国是最大的原镁供应国。从产量占比看,2023年全球共生产原镁94万吨,其中中国生产83万吨,占比近88%。从产量变化情况看,2018年以来,我国原镁产量大约在90万吨水平,整体上产量变动并不明显。

由于资源和成本优势,我国是最大的原镁供应国。从产量占比看,2023年全球共生产原镁94万吨,其中中国生产83万吨,占比近88%。从产量变化情况看,2018年以来,我国原镁产量大约在90万吨水平,整体上产量变动并不明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镁价不稳定致使我国镁合金产量整体规模较小

我国镁加工产业起步较晚,镁合金产量整体规模较小。镁合金产量基本维持在30-40万吨水平。2018-2023年,我国镁合金产量整体较稳定,其中2019年产量增长较为明显,当年实现产量39万吨,但随后由于镁价快速上涨直接影响了下游需求,2023年镁合金产量回落至34.52万吨。可以看出,镁合金产量一直没有大的增长跨越,究其原因和镁价不稳定关系较大,尤其是在材料发展的前期阶段,稳定的价格有利于充分释放下游需求以及稳定供应链。因此较为稳定的镁价格对产业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镁加工产业起步较晚,镁合金产量整体规模较小。镁合金产量基本维持在30-40万吨水平。2018-2023年,我国镁合金产量整体较稳定,其中2019年产量增长较为明显,当年实现产量39万吨,但随后由于镁价快速上涨直接影响了下游需求,2023年镁合金产量回落至34.52万吨。可以看出,镁合金产量一直没有大的增长跨越,究其原因和镁价不稳定关系较大,尤其是在材料发展的前期阶段,稳定的价格有利于充分释放下游需求以及稳定供应链。因此较为稳定的镁价格对产业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镁合金产业集中度较高

相比于原镁冶炼,镁合金产业整体集中度较高。镁合金头部企业合计产能40万吨以上,2020年CR5产量集中度超过80%。尤其是龙头企业宝武镁业加速镁合金布局,截至2023年底拥有20万吨镁合金产能,行业市占率已近半,并且公司在五台和青阳分别新建10万吨/30万吨镁合金产能,进一步集中供给格局。当前镁合金整体应用还处于前期导入阶段,拥有资金、研发实力的龙头公司布局有利于引导镁产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并且能较快的优化行业格局,有利于进一步打开市场。

相比于原镁冶炼,镁合金产业整体集中度较高。镁合金头部企业合计产能40万吨以上,2020年CR5产量集中度超过80%。尤其是龙头企业宝武镁业加速镁合金布局,截至2023年底拥有20万吨镁合金产能,行业市占率已近半,并且公司在五台和青阳分别新建10万吨/30万吨镁合金产能,进一步集中供给格局。当前镁合金整体应用还处于前期导入阶段,拥有资金、研发实力的龙头公司布局有利于引导镁产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并且能较快的优化行业格局,有利于进一步打开市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下游市场发展打开镁合金成长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镁合金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镁合金密度小(1.8g/cm3左右),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散热好,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镁合金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汽车、建筑等下游市场发展,打开镁合金成长新空间。

1.汽车

汽车轻量化大势所趋,镁合金迎发展机遇。镁合金质轻、高强度和高韧性使其在汽车领域应用广泛。汽车是镁合金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占比约70%。随着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用镁量也初具规模。由于镁合金密度较小,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散热及消震性好等特征,使用镁合金材料制作座椅、方向盘、横梁等部件,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汽车用镁逐步向中大型镁铸件发展,相应的单车用镁量有望快速提升。镁合金初期产品主要是汽车小件,当前逐步向中大型镁铸件发展,比如一体化车身镁铸件、座椅骨架、中控支架等。中大型镁铸件能较大程度实现汽车轻量化,并且比如车身镁铸件大约在10kg以上,其快速渗透有望大幅度提高单车用镁量。伴随着镁合金力学性能逐步提高、压铸工艺提升尤其是镁价处于合理位置,镁产业将愈发成熟,相应的镁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预计将更加广阔。

单车用镁合金情况

结构

应用领域

特征

用量

车身系统

车门

镁合金车门内板材料具有轻质的优点,一般选择抗拉强度大于 220MPa,延伸率大于 10%。由于镁合金易腐蚀,其连接一般不采用焊接,而是采用螺栓或胶粘。

4.56-26kg

前端载体和前部上部组件

用压铸镁合金替代液压成型钢、管状钢、挤压铝和塑料复合材料作为前端载体组件,有助于降低额外的可变成本

3.5-6.49kg

底盘系统

车轮

与铝材料相比,镁合金车轮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并且美观性、减震性能和散热性也是主要优势。目前适用于高性能车或赛车

0.56kg

方向盘

镁合金在方向盘中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度认可和接受,主要由于其吸能和减振性能

0.8765kg

次框架

镁合金下横梁是实现汽车底盘结构轻量化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它还具有隔绝道路震动、提高稳定性的优点;装配过程中零部件数量少,易于安装,可降低装配成本

-

动力传动系统

发动机和变速器外壳

由于镁合金的优良铸造性能,发动机缸体、汽缸头、变速箱和油底壳开始从原来的铝合金材料转变;将汽缸盖从铝合金更换为镁合金材料可以实现约 33%的减重,可以显著改善发动机的噪音、振动和粗糙度(NVH)性能。

8.43kg

底壳

油底壳对各种机械性能,尤其是抗拉强度有明确的要求。减少振动和噪音导致对镁轻量材料的需求

-

电驱壳体

轻量化、降噪

20kg

内部系统

座椅支架

镁合金在座椅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靠背骨架和座椅底座骨架上;后排座椅功能较少,结构简单,使用镁合金可以有效减轻重量

2.2-3.08kg

横梁

镁合金横梁的高度集成具有显著的减重效果。良好的振动阻尼和尺寸稳定性可以有效消除原始钢结构的焊接变形问题。

3.7-6.7kg

中央控制支架

更适用锻制镁合金,重量轻,具有良好的阻尼效果

1-2.2k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建筑

建筑模板在建筑施工中主要应用于浇筑混凝土,使其形成并保持所需的结构和形状。建筑模板具体分类主要有木模板、铝模版、钢模板和塑料模板等,其中木模板应用最为广泛,2022年市场份额达到60%,铝合金模板市场占有率为26%,位列第二,其他材料的市场份额较小。

建筑模板在建筑施工中主要应用于浇筑混凝土,使其形成并保持所需的结构和形状。建筑模板具体分类主要有木模板、铝模版、钢模板和塑料模板等,其中木模板应用最为广泛,2022年市场份额达到60%,铝合金模板市场占有率为26%,位列第二,其他材料的市场份额较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合金模板在建筑模板的市占率逐渐上升。尽管我国目前施工中主要使用木建筑模板,但是木模板周转次数低、浪费资源、回收困难,具有诸多不利因素。当前在行业和政策推动下,合金建筑模板渗透率逐步上升,正在逐渐取代木模板。

与目前主流的铝合金模板相比,镁合金在抗拉伸等方面的性能与铝合金相差不大,但是在轻量化方面具备很强优势,即每吨原材料可以生产更多的模板;镁模板压铸性能好,随着镁压铸模具摊销降低、压铸成本降低,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并且,当前镁价已低于铝价,镁的性价比凸显,镁合金建筑模板的量产与使用,或可有效降低厂商的成本。重要的是,我国原镁储量丰富,并且产业链完备,相比于依赖进口的原铝材料而言,供应链更为安全可控。当前较为核心的问题仍是价格,尤其是原镁体量仅为百万吨水平,需求若快速增加,可能会对原镁供应形成压力。因此,在镁价稳定的前提下,加上政策引导和成本优势,国内镁合金建筑模板或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镁铝合金建筑模板性能对比

类别 镁合金模板 铝合金模板
每平方米重量 16 ㎏/㎡ 21-25 ㎏/㎡
每吨原材可加工 约 60 ㎡ 约 40 ㎡
抗拉强度 250MPa 300MPa
弹性模量 45GPa 72GPa
延伸率 压铸 3%;挤压 10% 12%
弱碱 ×
弱酸 ×
高温(600℃)
20 次以上跌落 焊缝开裂、掉角 焊缝开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镁建筑模板用量达182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我国镁建筑模板用量达306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比增长68.13%,预计2025年、2026年我国镁建筑模板用量达494万平方米、623万平方米。

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镁建筑模板用量达182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我国镁建筑模板用量达306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比增长68.13%,预计2025年、2026年我国镁建筑模板用量达494万平方米、623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储氢

目前主要储氢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其中固态储氢是使用固态材料储存氢气,具有高安全性和较大的单位运输量,但由于成本较高,尚未大范围普及,当前正处于研究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

镁是所有固态储氢材料中,储氢密度最高的金属材料,被广泛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储氢材料。金属材料储氢主要包括镁基储氢、钛基储氢、稀土基储氢以及其他金属储氢材料。钛金属活性较差,与氢反应条件较高;稀土储氢量小,吸氢后易粉化。相比下,镁基储氢具备较大优势。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作为国家氢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镁是所有固态储氢材料中,储氢密度最高的金属材料,被广泛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储氢材料。金属材料储氢主要包括镁基储氢、钛基储氢、稀土基储氢以及其他金属储氢材料。钛金属活性较差,与氢反应条件较高;稀土储氢量小,吸氢后易粉化。相比下,镁基储氢具备较大优势。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作为国家氢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同金属氢化物相关性能对比

分类

金属氢化物

储氢容量(wt%

放氢温度(℃)

镁系储氢合金

MgH2

7.6

>300

Mg2NiH4

3.59

>280

Mg2FeH6

5.5

>300

钛系储氢合金

FeTiH2

1.89

>30

钒系储氢合金

V0.7Ti0.1Cr0.2

2.4

>20

稀土系储氢合金

LaNi5H6

1.4

>100

复合储氢合金

MgH2-LiAIH4

9.4

>250

MgH2-NaAIH4

7.6

>175

MgH2-LiBH4

11.4

>3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低空经济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使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并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镁合金是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在通用航空、飞行汽车领域有望加速渗透。低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镁合金作为轻量化核心材料,可以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用于制造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汽车等低空飞行器。镁合金可以用于飞行汽车的仪表板管梁总成、中通道左右下支架总成等关键零部件。伴随着低空飞行领域逐步发展,有望形成镁合金需求新的增长极。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主要内容

类别 主要内容
主要目标 到 2027 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产业生态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装备体系基本完善,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到 2030 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重点任务 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动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构建高效融合产业生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2024年1-11月我国硅铁产量为507.82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微增0.54%。同时在2024年其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我国硅铁生产区域高度集中。近3年来其生产逐渐向内蒙古集中。此外,我国长期保持硅铁净出口国地位,贸易顺差稳固。在2024年其进口量达8.29万吨,同比增长40.51%,延续了2023

2025年04月30日
核电机组密集投产 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 市场将持续向技术优势企业倾斜

核电机组密集投产 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 市场将持续向技术优势企业倾斜

核级海绵锆生产的核级锆合金材料是核电站运行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随着国家低碳战略需求的提出,国内核电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为核级海绵锆带来增长机遇。新建核电机组将密集投产,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预计2030年超4000吨。

2025年04月30日
基建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 绿色化、智能化成必然发展趋势

基建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 绿色化、智能化成必然发展趋势

金属制品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且自2010年超过美国以来,就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业实现增加值约4.8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7%,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比重达到28.9%,领先第二位的美国近12个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家居五金行业正迎来多重增长引擎 消费升级助力中高端市场发展

我国家居五金行业正迎来多重增长引擎 消费升级助力中高端市场发展

家居五金及户外家具的消费规模与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及居民收入水平紧密关联。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消费升级为市场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四万元大关,达到41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中厚板行业发展现状:出口量突破千万吨 国内市场价格震荡下跌

我国中厚板行业发展现状:出口量突破千万吨 国内市场价格震荡下跌

我国中厚板应用领域持续拓宽,涵盖机械、钢结构、造船、风电、石化等多个领域。钢结构加工量稳步提升、造船业三大指标同步增长,风电、氢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等共同推动中厚板需求持续增长。2017-2023年,中厚板产量从6910万吨增至9818万吨;2022-2024年其出口表现亮眼,2024年出口量突破千万吨大关。随着新增产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药用玻璃行业发展现状:整体市场规模稳增 中硼硅玻璃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药用玻璃行业发展现状:整体市场规模稳增 中硼硅玻璃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我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5%。中硼硅玻璃凭借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际主流药用包装材料,但国内渗透率仍低,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受三大因素推动,我国中硼硅玻璃需求量快速上升。我国药用玻璃行业集中度较低,2021年CR4约为32%,市场格局分散,其中山东药玻以19%的市场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二片罐行业发展潜力依然可观 市场格局将从“四足鼎立”到“一超两强”演变

我国二片罐行业发展潜力依然可观 市场格局将从“四足鼎立”到“一超两强”演变

随着啤酒罐化率上升和碳酸饮料市场规模扩大,我国二片罐需求量和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不过,我国啤酒罐化率仍然偏低,二片罐在啤酒领域仍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未来行业发展潜力依然可观。随着奥瑞金完成对中粮包装的收购,其市场占有率将突破35%,超越宝钢包装成为我国二片罐行业新龙头,推动市场竞争格局从“四足鼎立”向“一超两强”转变。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我国铸件工业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包括冷铸、热铸、铸锻件和沉淀铸件等。这些零件不仅可以作为零部件使用,而且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此外,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行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025年04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